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院长 > 喃喃自语 
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三十八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4-03-23 来源:本站

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三十八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。今天来看第五大愿“随喜功德”的第二部分:释相。


根据《行愿品别行疏钞》所说,“释相”部分包含四点主要内容:一喜如来善,二喜诸趣善,三喜二乘善,四喜菩萨善。下面我们一一来看。


辛二、释相

壬一、喜如来善



经 文


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。


这是标明所随喜的诸佛数量不可称计。


经 文


从初发心,为一切智,勤修福聚,不惜身命。


这是表明所随喜的事。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说:“诸佛最初遇三宝之缘而发心,为成佛而修福聚也……为一切智即为成佛也,修福聚即修功德藏也。要修福德,对于身心世界不可爱惜。”


经 文


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。


这是表明诸佛在因地做菩萨时,“勤修福聚”历时久长。如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,于世自在王如来座下发菩提心,进而“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,积植菩萨无量德行……无央数劫积功累德”,最终成就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。


经 文


一一劫中,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。如是一切难行苦行。


《行愿品别行疏钞》解释说:“举内财之难尚舍,则身外财可知也。如心地观经说,佛于往昔行难行苦行,为凡夫时,作雪山童子,为求半偈,弃舍全身;萨埵王子,舍身救虎……”因此,《法华经》云:“观三千大千世界,乃至无有如芥子许,非是菩萨舍身命处。”


经 文


圆满种种波罗蜜门。


意思是诸佛如来圆满了六度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、十度(六度外加之方便、愿、力、智),乃至八万四千波罗蜜门。


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讲:“施度中亦具足戒、忍、进、禅、慧诸波罗蜜。为持戒故,有来乞内财外财即舍之。能舍,即能忍也。说舍便舍,即是精进。难舍能舍,而心不动,即是禅定。施戒忍进禅,设无智慧,不能成办。不惟施波罗蜜具足诸波罗蜜,一一波罗蜜皆互摄互融。”


经 文

联系我们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 
普寿寺三加一
五台山文化书苑
她在丛中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