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院长 > 喃喃自语 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十三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3-04-11 来源:本站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十三 2023.4.11--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所发业体的第三项“依论出体”,今天来看第二支“无作戒体”。此支同于第一支,也是依于《成实论》来出示戒体


备览  第二支 无作戒体


事钞云:“言无作戒者,以非色非心为体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非色非心者,此即成论第三聚名,亦号不相应聚。此聚有十七法,无作即其一也。良由无作体是非二,故入此收。即以聚名,用目其体。”见事钞记卷十六


首先,《备览》引《行事钞》的文说:无作戒,以非色非心为体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“非色非心”,这是《成实论》第三聚的名称,也称为“不相应聚”。此聚共有十七法,无作就是其中之一。实在是因为无作戒的戒体是非色非心法,所以入于此聚所摄。现在以此聚的名,来称呼无作戒的戒体。



备览  业疏云:“言非色者,既为心起,岂尘大成,故言非色。五义来证。一色有形相方所,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异,三色可恼坏,四色是质碍,五色为五识心所得。无作俱无此义,故不名色。”


济缘释云:“释非色中二。初约能造对简。尘即五尘,大即四大,二并是色。非彼所成,明非色法。五下次约色义反证。即上尘大具此五义。无作不尔。一非形方,二无差异,三不可恼坏,四非碍,五非对。十四种如前。二十种,即显色十二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。此局无记。形色有八。长短高下方圆斜正。此通三性。恼坏者,论云:是色若坏,即生忧恼。又云有情有恼,无情有坏。五识心,即眼耳等五识。所得,即五尘也。”


接着,《备览》又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讲:说到非色,既然无作戒体由心(思心所的造作)而生起,哪里是由五尘、四大等色法所构成的呢?所以称为“非色”。今以五义来证明:


一、色法有一定的形体相状、方位处所;


二、色法有十四种、二十种等差别;


三、色法可被恼害、损坏;


四、色法有质体的障碍;


联系我们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 
普寿寺三加一
五台山文化书苑
她在丛中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