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院长 > 喃喃自语 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十六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3-02-22 来源:本站

2023.2.22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66 --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。今天来看“所发业体”第二项的第二支“并解名义”,即解释作戒和无作戒的名义。


备览  第二支 并解名义

事钞云:“问曰:既知二戒,请解其名。”

资持释云:“结前生后,总问三名。”


首先,备览引《行事钞》中的文来问:既然知道有作戒和无作戒之分,请解释一下二戒的名义。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此问总结前文并生起后文,总问“作”“无作”和“戒”三名的义。


补充说明  三名者,作及无作是别名,戒即通名,共为三也。



弘一律师补充说明:《资持记》所说的“三名”,“作”和“无作”,属于戒的别名;“戒”是通名,合起来即是三名。



备览  事钞续云:“答云:所言作者,如陶家轮动转之时,名之为作。故杂心云:作者身动身方便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作即方便构造为义。陶家,谓土作家。轮,即范土为坏器之车。运之则转,故以喻焉。四大质体名报色,从缘动作名方便。报起方便,方便依报。二法相假,不一不异。但言报未必是方便,言方便其必具报。今以轮木喻报质,轮动喻方便,即名其动以为作耳。故下,引证。身及动身,对喻可解。
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