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院长 > 喃喃自语 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一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2-11-08 来源:本站

2022.11.8(农历10.15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一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五戒里的第七项“料简杂相”。



备览  业疏云:“如多杂二论解云,五戒一受,佛制定故,必须尽形。八戒必一日夜,不可乖也。如成实中,亦随日受,乃至尽形。”

济缘释云:“五戒尽形不可促,八戒日夜不可延,故云佛制定也。次引成论。二戒延促任意皆得,故云随日也。”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


首先,《备览》引《羯磨疏》的文,说明了五戒受法时限的长短。


《羯磨疏》说:如《多论》和《杂心论》所解,五戒,佛制必须尽形寿受持;八戒只能受一日一夜,时限固定,不可乖违。《成实论》对此二戒都开随日长短来受,乃至尽形寿受持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道:《多论》和《杂心论》认为,五戒必须尽形寿受持,时限不可减少;八戒只能受一日一夜,不可延长,所以文中说“佛制定故”。其次引《成实论》说明,二戒受法时限长短,可任随受者的心意,所以文中说“随日受”。



备览  事钞云:“智论,问:口中四过,何为但有妄语?答:但举妄语,余三并摄。又佛法贵实语,故在先摄也。”

资持释云:“若据有部,但发四支。成宗具七,与论颇同,故引示之。答中,上二句正答举一。又下转释举妄。恐云,何不于余三中趣举一耶。故此释之。”见事钞记卷三十九

芝苑云:“彼五八十唯发四支,比丘方具。此宗七众七支齐禁。”见芝苑遗编卷一


接着来看多宗和成宗对于发戒具支的不同观点。


《行事钞》云:《大智度论》中有问,口过有四种,为何五戒中只列出妄语呢?回答:只要举出妄语,其余三种口过自然含摄在其中。又因为修行佛法贵在说真实语,所以五戒首先遮止妄语。


资持记》解释说:如果依于有部,受五戒只发四支戒,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。而成宗则认为受五戒具发七支戒,即身三(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)口四(不妄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),这与《大智度论》的观点颇为相同,所以《行事钞》引论加以说明。答词中说明了口四过只举妄语的原因。因为恐怕有人会问,为何不随举其余三种口过中的一种,所以予以释通。


联系我们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 
普寿寺三加一
五台山文化书苑
她在丛中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