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院长 > 喃喃自语 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四十六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2-10-04 来源:本站

2022.10.4(农历9.9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四十六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备览》“五戒”下的第五项和第六项。先来看第五项“忏悔清净”。



备览  第五项  忏悔清净



这一项主要说明,受戒前先要忏悔宿业,使身心清净。



备览  羯磨注云:“阿含等经云,于受前忏罪已,然后受法。”


业疏释云:“阿含等下,明行净纳法也。但无始无明是生死本,若理若事,顺违俱罪。故须前忏,使心清净,方堪圣法。


济缘释疏云:“先忏后受,经论并然,故注云阿含等。妄起不觉,谓之无始无明。业苦所依,故为生死之本。动念违理,作恶违事。澄心顺理,修善顺事。违罪可知。顺有罪者,以凡心学道,本惑尚存,造理则取舍未忘,行事则我人难拔。所以顺违二俱有罪。义须忏净,以应净法,故云故须等。”见业疏记卷十



来看《备览》的文。首先,《随机羯磨》的注文引阿含等经说:受戒前应先忏悔宿世罪业,然后再正式受法。


羯磨疏》解释说:注文“阿含等经”下,说明受戒人自行清净,方可正式纳受戒法无始劫来,无明烦恼是生死的根本,不论约理还是就事,顺修、违教都难逃过咎所以须在受戒前至诚忏悔,令心地清净,如此才堪能纳受圣法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疏文说:先忏悔再受戒,诸部经论都这样说,所以羯磨注文特别例举了阿含等经。众生无始劫来妄起无明不自觉知,所以称为“无始无明”。恶业苦果由此而生,因此是“生死根本”。由于无明所使,众生起心动念很容易乖违正理,身口造作常与恶事相应。澄心静虑便能顺理,修行善法即可顺事。


说到违理违事有过失比较容易理解,为什么说顺于理事也会有罪呢?要知道,众生以凡夫心修学圣道,根本的惑业烦恼仍然存在,因此即使是修行正理,内心也会有分别取舍,行事则难逃人我是非。

联系我们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 
普寿寺三加一
五台山文化书苑
她在丛中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