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院长 > 喃喃自语 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三十七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2-08-30 来源:本站

2022.8.30(农历8.4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三十七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“五戒”中的第三项“预习发戒”。



备览  

QQ图片20220830095003.png



从科判表可以看出,此项内容分为四支一、所受法体;二、发戒境量;三、依境发心;四、用心承仰。先看第一支所受法体,也就是所纳受的戒体。



备览  第一支  所受法体


备览  芝苑云:“标心期受,须识何法。谓佛出世制立戒法,禁防身口,调伏心行。十方诸佛,三乘贤圣,并同修故,名为圣法。今者发心誓禀此法,作法而受。因缘和集,心境相冥,发生无作,领纳在心,名为戒体。故知受时,弥须用意。一生大事,不可自轻。”见芝苑遗编卷三



《备览》引《芝苑遗编》里的文讲:立愿要期受戒,首先必须知道所受的是什么法。此法是佛出世制立的戒法,可以禁防身口非法,调伏内心的烦恼。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三乘贤圣,均修此法的缘故所以名为圣法现在受者发心立愿禀持此法,通过作法来受戒。因缘和合共集,受戒人能缘的心,即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,与所缘的境相冥合,就会感发无作戒。将其领纳在心,就叫做戒体。由此可知,受戒时需要特别用心摄意。这是学佛人一生的大事,千万不可轻视疏忽。



联系我们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 
普寿寺三加一
五台山文化书苑
她在丛中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