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院长 > 喃喃自语 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三十六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2-08-24 来源:本站

2022.8.24(农历7.27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三十六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备览》“五戒”中的“第三项预习发戒”。



备览  第三项  预习发戒



此项说明了在受戒以前,受者应预先学习如何感发戒体,主要包括缘境发心等内容。



备览  业疏云:“将欲受戒,初须说缘境宽狭。令受者志远,见相明白


济缘释云:“前四戒,并遍有情上发。唯酒一戒,亦遍无情发。并同具戒,先须开导。志远,谓立誓要期。见相,谓识知境量。”见业疏记卷十



《羯磨疏》中讲:将要受戒时,戒师应为受者开示发戒所缘境量的宽狭,令其志存高远,内心缘境明了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五戒中的前四戒——杀、盗、淫、妄,都是遍于有情境上感发戒体。唯独酒戒,同时遍于非情境上发戒。对于五戒缘境发心的要则,戒师应当事先开示讲说,就像给出家人授具足戒时一样。疏文中的“志远”,指立誓在一定期限内奉持于戒。“见相”,指了知受戒所缘的境量。



补充说明  前四戒中,盗妄二戒,亦兼无情。如下发戒境量中明。



弘一律师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