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3.30(农历2.28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今天我们正式进入《在家备览》宗体篇第一门“戒法”的学习。第二章归戒仪轨,具体介绍了三归、五戒以及八关斋戒的作法仪轨。
备览 第一章 通叙戒法
三、显知由径:通过说明戒法的要义,令学习的人了知步入圣道的途径。二、杂简:分别料简化制二教(化教与制教)、戒善二法(戒法与善法)、遮性二戒(遮戒与性戒)的不同。下面,我们来看《备览》所引的《行事钞》《资持记》等文。在此,只取要义来说。事钞云:“言戒法者,语法而谈,不局凡圣。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。要令受者信知有此。”资持释云:“示相中,初标示。直下正明。法虽两通,不能委辩,但从圣论,故云直也。轨成者示法义也。出离道者圣所证也。要下出从圣所以。然此但示法之功力,文不明指何者是法,意令学者思而得之。”说到戒法,就法来说,不局于凡夫和圣人,也就是通被于凡夫和圣人。现在直接说明戒法是通向解脱成佛的要道,目的就是为了令受戒的人相信有此“圣法”。以上钞文主要说明了三点内容:第一点,标示戒法本来通于凡圣;第二点,正式说明现在直接就“圣法”来论。第三点,说明现在依从于“圣法”来讨论的原因。在第二点当中,记文说明:“戒法”虽然通于凡圣,但是现在不能详细讨论,所以只是单就“圣法”来讲,因此钞文用了一个“直”字。钞文里的“轨成”二字,出示了戒法的力用和意义。“出离道”,指圣人所证之道。《行事钞》的文只显示了法的功能力用,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是法,目的是让学习的人通过思惟,自己找到答案。
联系我们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